土地和城市空間成為市民關心的主題,只是近年的事。「我04、05年讀大學,那時研究院的師姐說,香港最關鍵的就是土地問題,其實我聽唔明的。土地?在城市生活,你住緊一幢『樓』、見到重建影響一群『居民』,你見不到什麼土地,空間這些詞彙很抽象。」從前人們對土地的理解,大概限於業權、買賣等商業行為,隔鄰樓宇重建,就算影響自己都覺得無權干涉,因為「塊地是人家的」。「03、04年的紅灣半島是一個轉捩點,按從前思維,人家有地權、有審批、鍾意拆咗幢樓再起過,關你咩事?但那次竟然有香港人關心起隔鄰的地方來,會問人點解要拆樓。其實唔係好影響佢地,可能起咗私樓,第日附近樓價仲好。但佢地關心。這是港人空間意識的崛起,這種關心會由你想了解、發表意見、去到想參與決策,一步步提升。」
一簽多行、自駕遊、宜居灣區等中港規劃,香港人完全無法參與,甚至不被知會。「法改委話諮詢過香港,原來是諮詢過港區人大!但我地唔想要喎。」爭取區域規劃民主化是關鍵。「成個未來設計佈局是好黑箱的,無人會睇大陸的簡體字文件,也未能講清成個脈絡和論述。新界已經被定位為國家戰略發展土地,如果不說清楚成件事是去到這個層次,大家只會繼續討論『香港人的新市鎮』應該點設計,或者只能將矛頭指向政策下的一些表徵,例如水貨客和雙非。」
Sunday Workshop-- 生活達人: 請用地理來說服我
//「現代政府的管治方式,就是用理性幌子去包裝利益和權力意志」,不斷以公眾利益為由,說一切為你好、解決房屋需要、為香港未來長遠發展、創造就業,「挑戰這種政治操作,關乎真相與謊言的角力,你要用數字、理據,清楚講出那套說辭的荒謬,背後包裝著什麼。揭開問題本質、講出真相,就是一個研究者在社會裏的介入位。」
土地和城市空間成為市民關心的主題,只是近年的事。「我04、05年讀大學,那時研究院的師姐說,香港最關鍵的就是土地問題,其實我聽唔明的。土地?在城市生活,你住緊一幢『樓』、見到重建影響一群『居民』,你見不到什麼土地,空間這些詞彙很抽象。」從前人們對土地的理解,大概限於業權、買賣等商業行為,隔鄰樓宇重建,就算影響自己都覺得無權干涉,因為「塊地是人家的」。「03、04年的紅灣半島是一個轉捩點,按從前思維,人家有地權、有審批、鍾意拆咗幢樓再起過,關你咩事?但那次竟然有香港人關心起隔鄰的地方來,會問人點解要拆樓。其實唔係好影響佢地,可能起咗私樓,第日附近樓價仲好。但佢地關心。這是港人空間意識的崛起,這種關心會由你想了解、發表意見、去到想參與決策,一步步提升。」
一簽多行、自駕遊、宜居灣區等中港規劃,香港人完全無法參與,甚至不被知會。「法改委話諮詢過香港,原來是諮詢過港區人大!但我地唔想要喎。」爭取區域規劃民主化是關鍵。「成個未來設計佈局是好黑箱的,無人會睇大陸的簡體字文件,也未能講清成個脈絡和論述。新界已經被定位為國家戰略發展土地,如果不說清楚成件事是去到這個層次,大家只會繼續討論『香港人的新市鎮』應該點設計,或者只能將矛頭指向政策下的一些表徵,例如水貨客和雙非。」//
全文見: http://news.mingpao.com/20121111/uaa1.htm